高科技难保跆拳道绝对公平 杨淑君到底冤不冤?
2010年11月18日 20:53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亨 曹子琛 选稿:曹惠良
在亚运会的赛场上,跆拳道项目因一次判罚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中华台北选手杨淑君在昨日的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被判取消比赛资格,一时间争议四起,各种阴谋论纷纷出炉。
跆拳道作为作为人为打分项目,裁判的主观因素一直让其饱受诟病。在每次大赛中,都有争议性的判罚出现。远的不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跆拳道比赛的一连串“意外”至今仍历历在目:原本有望夺取奥运会三连冠的中国跆拳道运动员陈中,因“改判事件”出局;古巴教练和运动员不满判罚,对主裁判拳打脚踢而被终身禁赛;希腊银牌得主的父亲不满比赛结果向观众席扔矿泉水瓶。
屡造事端的跆拳道曾面临被“踢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尴尬。近年来,通过电子感应来计分的电子护具亮相世界杯和全运会,跆拳道运动引进了高科技,开始为了“自救”而努力。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杨淑君正是倒在了高科技的计分感应器上。事实上,高科技引入跆拳道后并不是首次引起争议。国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制高科技在跆拳道中的运用,但直到这一两年才应用到大赛中。跆拳道比赛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科技仪器很难保持稳定精确运行;此外,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也是高科技迟迟未能全面普及到跆拳道运动中的原因。在计分感应器运用初期,队员就反应其只能统计击中胸部的点数,而非全部有效部位。
除了受客观技术条件制约外,一些跆拳道大师级人物反对在比赛计分中使用高科技。他们认为绝对的客观化会影响跆拳道的武道精神。
杨淑君事件表明了高科技引进带来了新的问题,光靠科技显然不能保证程序上不出问题。正如台北记者所述,为什么检查过的设备还能违规?而杨淑君教练自称不知有最新规定让原先可用的计分设备被禁止了。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情况也许正是因为大家都太依赖高科技了。高科技再先进,它也是由人来控制和运用。要保证跆拳道运动做到真正公开、公平、公正,还需要规则制定者和参与者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